最近重讀李進文的詩集《一枚西班牙錢幣的自助旅行》,輕薄短小,便於隨身攜帶,便於隨時閱讀,反正詩這種東西可以一讀再讀,解讀一首詩的時間或許比看一本小說還久,每一次讀,往往因為時間地點心情不同,產生了不同的感受。
身為住在台中火車站附近的台中人,讀到這首〈台中車站〉,不由得想微笑,多麼親切的一首詩,多麼地貼近我。
尤其──我正坐在台中火車站月台的長椅上,等候北上的自強號火車......
〈台中車站〉
牛仔褲和T恤被時間穿得鬆鬆
垮垮,驕傲的行囊邋遢
十九歲進站,青春在剪票口等我
空氣擁擠,一身瘦骨因摩擦而爆出
辟剝的燐火和詩。有點喘不過氣
一塊紫紅磚梗在胸口
鐵軌向後轉。仿巴洛克的情緒
瞬間滄桑,我的記憶和台中車站
一樣,是二級古蹟了
迴廊探問過站不停的季節,落葉
低頭不答。軟弱的手勢和城市相撞
我幫他撿起掉落一地的繁華
歷史別過頭,不說謝謝
冬日羞怯,我們是畏寒的麋鹿
來自多陽光的南方
夢中的校園在人群和文明的不遠處
公車載著一窩喧嘩的假日,向西行駛
孩子在懷中驚懼於車潮以及
洶湧的慾望
太陽餅和一心豆干,我只記得這些
這些了。在車站一帶,靠近夢
的窗口,旅人停了又走了……
有人冒險穿越鐵軌,胸口捧著競選
傳單,淺綠色的口號掉落幾張
一再強調是反對黨
救國團的活動隊伍靠近圍牆
像不耐煩的苔鏽,爬上自強號
即將露營在世紀末的野花叢
孩子跟著幾個大學生的流行樂搖擺
妻推著裝潢晨光和行囊的娃娃車
進站,介於寂寞和暈眩
之間:一朵飄泊的記憶
孩子高舉著童話書和棒棒糖
其憤怒彷彿遊行隊伍
剪票口啞然失笑,露出滄桑的
一排菸垢的牙齒以及被皺紋
擠出的名字。又一列火車嘎然進站
電動門打開,湧出一堆沉默
時間與歷史的弔詭性彷彿一種魔法,雖然低調,卻鍥而不捨地每天進行著,不知不覺,已被全面進佔。驚覺時,我使用的字眼已不是「發生」而是「回顧」,我的反應是「感嘆」,我的心境是「滄桑」。
台中火車站一帶的繁華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老化了商圈與古蹟並存於台中市,缺乏新生命的注入。但沒有開發建設也許是件好事,這樣的懷舊、寧靜、親切,以及恬靜自在,一經開發建設,恐怕會全數消失,有多少的現代化能保留古典的情懷?許多建設或計畫案不過是空有古典精神的外殼罷了。
我曾經無數次從這座巴洛克式建築的車站出發,前往這座島的任何地方,旅程中有山、有海,城市與鄉野,交疊成既文明又原始的地圖。我考教甄、出公差、去旅遊、訪親友,甚至為了遠離台中,但最終,我還是會回到這裡,回到這座古老而有些陳舊的車站。好像打了一個盹之後,它睜開惺忪的睡眼,慵懶而慈愛地對我說:「你回來了。」
所以,我一次又一次地遠離,就為了一次又一次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