槭葉牽牛
英文名稱:Cairo morning glory, Palmate leaved morning-glory, Railroad-creeper
學 名:Ipomoea cairica
別 名:掌葉牽牛、番仔藤、五爪金龍、喇叭花、東雲草、勤娘子
科 名:旋花科牽牛花屬
原產地:北美洲、亞洲
用 途:【觀賞】可種在籬邊當遮陽棚架
【藥用】種子在中藥裡被稱為「牽牛子」,可利尿,治水腫、便秘、蟲積等,但全株有毒(包括種子),千萬不要自己採食
夏日應景花系列,這次介紹的是牽牛花!^_^
牽牛花的種類繁多而龐雜,但大家一定都知道這種植物的特徵,一是生命力強,爬藤往往爬滿大樹、屋頂、牆腳,二是花苞呈螺旋狀扭曲,像擰住的毛巾一樣,盛開時則如漏斗或喇叭。
牽牛花雖然是外來種植物,但是在台灣適應良好,目前在野外及住家附近都很常見。它喜歡日照充足的環境,不耐寒,太冷了反而會凍死。它的葉片呈掌狀,5~7裂,和槭葉類似,所以稱為槭葉或掌葉牽牛。牽牛花的名稱由來有兩種說法,一是根據唐慎溦《證類本草》記載,有一農夫因為服用牽牛花種子而治好痼疾,感激之餘牽著自家的水牛,到田間蔓生牽牛花的地方謝恩;另一種說法是因為牽牛花的花朵內有星形花紋,花期又與牛郎織女星相會的日期相同,故而稱之。[1] 不過,小時候大人都跟我說這是喇叭花,這名字對我來說比較親切。
【註1】有關牽牛花的名稱由來,引自維基百科之牽牛花條目
http://zh.wikipedia.org/zh-tw/%E7%89%BD%E7%89%9B%E8%8A%B1
牽牛花的蔓藤以逆時針方向左旋生長,花苞則是以順時針方向盤旋生長。
牽牛花四季開花,盛花其主要在夏秋,盛夏時期更是開得鋪天蓋地,一片紫色花海賞心悅目,簡直成了夏季的代名詞,日本也很喜歡這種植物,稱呼為「朝顏(アサガオ)」,也就是早上開放的花朵,正午全開,傍晚凋萎,每一朵花只有一天的壽命,這大概是牽牛花眾多名稱中,最有氣質的名字了吧!
順便介紹另一種牽牛花──
銳葉牽牛
英文名稱:Blue dawn flower
學 名:Ipomoea acuminata
別 名:紫牽牛、毛牽牛、碗公花、白丑、蕃薯舅
科 名:旋花科牽牛花屬
原產地:熱帶美洲、西印度
外型非常像,差別最大的是葉片呈心形,偶有淺3裂。
花期2~10月,花絲基部有細毛。花中央是乳白色的。
據說牽牛花本來是離瓣花,後來才演化成合瓣花,證據就是花瓣上的5條褶痕,無論如何,這5條褶痕及星狀紋樣,已經成了牽牛花屬植物的正字標記了。